谢河畈_沉默是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沉默是金 (第3/4页)

大学的校长,地区秘书长,省城市长,他们的大名谁不知道,蓝家要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攀上袁家这颗大树,忒不要脸了,别说没门,连狗洞都堵上!

    显赫背景,交际关系,明暗规则,不挂在嘴上,也不放心上,仍然奋发向上而不懒散,恭敬勤俭而不失威严,对人彬彬有礼而不骄横,但遇到以貌取人,以物论人,以已度人,只重衣衫不重人,认钱不认人,爱面子不会低首,也不会计较,只不过是敬而远之罢了。唉,做事先做人,人对,做事,事才对,说到底,还是人的脾气秉性,素质修养,眼界胸襟,没达标呗。伯乐扭头就走,懒得再费脑筋,更不用再下功夫,考察结束,候选的资格没了,预留的位子没了,机会飞了,无数可能也飞了。用人严格要求,一辈子顺从,服从,安分守己,服服帖帖,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定位精确,传承培训,每一个手下,都可以抵上十个专家,是一等一的精英。

    龙戒也震怒:我捧你,你就是杯子,我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

    袁哲学撤出,业务和关系撤出,工作室唱起空城计。

    袁秋华和蓝新颜之间,年龄差距所形成的代沟隔阂,或多或少一直存在,他“好事变坏事”,“真心做错事”,将两个家族一下子卷进凶险的舆论旋涡,引起亲友的误解和指责,社会的喧嚣与诽难,加之非议困扰,被人垢病,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俩人渐生罅隙。袁秋华背负着骂名,又丝毫不能泄漏绝密的任务,受了诸多屈辱。不过如果,当时的蓝新颜能了解袁秋华这种刚烈,决绝,孤傲又严苛的性格,情况可能又会不一样了。可童年“只见愁容,不闻笑声”的他,看人看事非黑即白,好人坏人泾渭分明,把自己眼中的那一半世界当成了全部,还倔强地不肯承认,且脾气又臭又大,对人对己都不饶恕,有时候难免偏激,论人评艺不留情面,以“挑错出名”,人谓“文坛啄木鸟”。他曾担任多部影视剧文学顾问,是极富传奇色彩的畅销书作者,也成了畅销书的风向标,且一度成为盗版书商“重点关照”的人物。但前辈背后议论道,“他这个人是很不实际的,浪漫的,幻想的,热情的,有时甚至是天真的,不成熟的”。袁秋华每写新作,必拿给蓝新颜把关,他称赞了几句,她照例一番谦辞,他忍了三分钟,最终沉着脸发作道,“华姐,你知道吗?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

    如果仅仅只是道不同不与为谋,情不容不可以共事,倒也罢了。当然,如果只是这类辩论,也未尝不可,袁秋华肯定也不至于对蓝新颜有意见,真理越辨越明嘛,适当的争辩是好事——本来两人的文学理念就很不相同。女作家声名鹊起,他想趁热打铁,挽留她,然而无数看客的鼓噪,当众嘲弄,及恶毒的诽谤,让她无路可退,忍无可忍,“年轻人,你欺骗不得,她会随时随地甩脸子走人啊”!他呵护的意图泡了汤,态度就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状况,你急不急啊?自以为她是自卑才拒绝,实际上她确实比他愈加的优秀,你气不气啊? 况且要挟“大人”,咆哮公堂,绝对结不出什么好果,反倒将她推入炼狱般的“八卦”炉,好像他并非要保护她,而是要把自己与此事抛开关系,似乎是为了报复,他要把她的名声搞臭,让她名誉扫地,令她颜面尽失!绯闻闹得沸沸扬扬,面对这种糟糕情况,袁秋华肯定极为尴尬,“手段竟是这样低劣,真是高估他了”!这种错,非指人品,是做人的技巧智谋,是做事的方法策略,“巨婴,还没断奶呢,尽添堵,惹麻烦”!不变通,不收敛,不识大体,不懂分寸,不顾大局,说到底他还是不知俗态狠毒,不懂世道险恶,不通人情世故!

    在袁秋华心里,蓝新颜只是师长,在她骄傲的骨子里,仍然留存着传统女人的矜持和底线,她不想因为任何人的爱而背叛世俗,破坏规矩,她也不会成为谁的情人。她渴望爱情开出一枝花,长成一棵大树,能够为她遮风挡雨,留下一片清凉。

    蓝新颜找袁秋华理论:你走,倒也罢了,为何还要挖墙脚?

    袁秋华说:蓝哥,你好无趣呵,关我么事啊!袁哲学展翅硬了,自立门户当老板,怎么着?不宽厚哦,特小心眼!

    蓝新颜说:我看错你了。你明明是一只蜗牛,非要背乌龟的壳,严重超载,你不嫌累啊!

    袁秋华说:哈,这简直是笑话。你的鬼话,当放屁吧。爱我,却要将我毁掉,这是什么逻辑! 你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是不是?你脑子进水了,成天都在想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