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6章 决绝,拒绝  (第1/2页)
    “这是外面说的多了,沈安终于出手了吗?”    赵祯觉得这是在压力之下的退让,越发的显得杨卓雪面目可憎。    张八年低头道“沈家人说,他家娘子听闻有心疾的人不少,可那药配下来也不便宜,想来许多人都买不起,于是就问了些慈善人,那些人也愿意慷慨解囊,就筹集了几千贯钱,准备交给几家大医馆,用于制作救心丸,免费送给那些贫困百姓……”    赵祯愕然,“那女人想的这般周到?”    哪怕救心丸是沈安花大价钱弄出来的,可汴梁人依旧在说他的坏话。    这是人性。    大家觉得沈家赚救命钱也太黑心了些,吃相难看。    等那几家医馆的人去了沈家,出来时就一脸感慨的说着沈家娘子的慈心。    “沈家哪里差那几千贯钱?沈家娘子还补贴了三千贯,凑齐了一万贯出来,这样的人家……他就该有福报!”    “汴梁多少人看不起病?沈家娘子就是为了这个,咱们还骂人,丢人啊!”    至于那些花钱买药方的土豪,在被说成是自愿捐赠后,也有些窃喜,于是皆大欢喜。    汴梁城中的风向一转,沈家就成了第一慈善人家,而沈家娘子就是年度第一贤惠。    “杨贤惠……”    沈家,沈安在调笑着媳妇。    杨卓雪羞红了脸,问道“官人,妾身这般做可妥当吗?”    “很妥当。”    沈安说道“此后为夫也就放心了。”    “郎君,包公去了朝中。”    我去!    沈安不禁翻个白眼道“他这是急什么呢?”    ……    “为何不多养养?”    赵祯很是欢喜,包拯的心情也不错。    “陛下,臣吃了那药就觉着松散了,只是整日歇在家中却不舒坦,觉着骨头发酸。”    包拯回来了,他回到三司后,下属们纷纷来恭贺。    “死里逃生,老夫倒是悟到了些东西。”    他召集了在三司的官吏们说话,“人啊,再多的钱带进棺材里也是白费,吃再多最后也会化为黄土,无所事事更是白活一场,所以要做事,要为大宋做事。”    官吏们熟悉的包拯又回来了。    他召集了下属议事,第一句话就是“三司责任重大,你等经常说差人手,可老夫却知道三司里有冗官,马上揪出来,给他们找事做。”    三司副使头痛的道“他们会闹腾,还有,若是找不到事呢?”    三司就那么多做实事的职位,没事可做的多了去,咋安排?    包拯冷冷的道“无事可做的就退回去,让朝中重新安排。”    副使苦笑道“怕是会引发动荡。”    大佬,你要清理冗官吗?    这可是犯忌讳的事儿。    包拯摇头道“老夫不管什么冗官,清理吧!”    三司开始清理闲人了!    正在喝茶的赵祯差点被一口茶水呛死,然后喊道“让韩琦去,把三司多余的人马上安置了,快!”    来人飞奔而去,赵祯一把推开给自己抚胸的内侍,苦笑道“包拯做事大胆,再晚些,此事就不好收拾了。”    再晚些等事情发酵,包拯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他这是不想活了吗?去,让他来。”    包拯很快就来了,神色坦然。    “为何?”    赵祯淡淡的问道。    包拯是经历过庆历新政的,应当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包拯抬头,坦然道“官家,总得有人开个头……官家您老了,臣也老了,后续的人会不会想到革新?”    赵祯叹息一声,“你这是想开个头,以后谁要想革新,这就是先行者。”    包拯点头“官家,您该清楚,大宋不变就……不变就会变成夕阳!”    他本想说亡国,可见赵祯面色难看,就改说了夕阳。    帝国夕阳!    赵祯的面色铁青,“夕阳,你想说大宋是夕阳吗?最后的余晖?嗯?”    陈忠珩低下了头,内侍们都缩头缩脑的,连呼吸声都压住了。    包拯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苍茫,“臣恋家,恋父母,记得那年考中进士之后,授官不在家乡,臣不愿去。后来改授和州,可不在父母身边,臣还是不肯,就辞官归家……”    包拯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都过的不错,备受父母宠爱,堪称是宅男的样板。若非是宅男,他也不会这般模样。    为官多年,竟然拉不下脸,不习惯去拉关系……    这等人和后世宅男的性子实际上差不多。    “后来臣的父母去了,臣结庐守孝,不肯离去。家乡父老和臣说,当今官家乃是仁君,你守着父母的坟墓作甚?该去为这大宋效力,想来父母在天之灵也会安心……”    于是他就出发了,从此走上了宦途,直至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