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两百零九、青玉案 (第3/3页)
诗会上也无聊,没想到这时候李环捣乱来了 “胸大不好吗,难道要小才好。”李星洲反驳道,一副我是流氓我拍谁的态度,何芊一下子脸红了,又踢一脚。 不过之后也不敢再跟李星洲这个老流氓说诗会的事情了。 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可谓婉约派中的泰山北斗之作,明明是婉约词,读起来却偏偏能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场面宏大之感,可若说豪放,情感却引而不发,委婉暧昧。 后世很多人解读此词都认为这次词有自怜幽独之感,可那都是结合辛弃疾生平来说的,李星洲可没辛弃疾那样的生平,放在他身上,那自然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玩了一晚上,到了凌晨两三点的感觉,他才一一将何芊还有阿娇送回家中,然后自己也回府了。 一到王府,秋儿月儿累了一晚上,也很快入睡。 第二天一早,他照常早起练习马术,路过门陈钰府中时,老人依旧像往常一样作揖,然后又回头道“不错,年轻人不能总是藏拙。”然后便被下人扶上车走了。 早饭过后,李星洲去了后山,看黑火药的生产情况,元宵过了,他时间也不多了。 秋儿也照常忙碌起来,在她的指挥下,水力驱动系统的搭建已经进入尾声,李业精心设计过,最后的传动杠杆将两头适用,并且能根据工作需要调换工作部件。 这样一来以后必然会节省很多事。 不过,有很多事需要了结,他并非健忘的人。 李星洲让府中护院联系了京城有名的混混孙半掌,然后出钱让他帮忙收拾当晚欺负阿娇的马原等人,并且告诉他们,只要不死就成,并且可以报他的名号。 这事对李星洲自己来说是必须做的,若说勾心斗角的上层斗争,他可是高手,自有分寸。 孙半掌办事效率倒令他刮目相看,也不知他是为讨好王府还是怎么的,第二天孙半掌就亲自上门,悄悄给他看一堆装在灰黑麻布袋里的耳朵,说是马原等人的。 李星洲看了一眼,打赏了他几贯钱,然后让他把耳朵也带走了。 消息如同这几天猛烈的春风,快速传播。 京中这几天盛传李星洲咏月阁诗会一首《青玉案元夕》如何如何了得,勾栏酒肆,茶馆青楼处处传唱,比起之前怀疑李星洲的才学,现在话题反而偏向为何李星洲之前为何未有远名,也没听说过他才学的猜测。 有人说是王怜珊许给他后才浪子回头。 也有人说他本就有大才,之前是在装疯卖傻。 还有的更加离谱的,说什么去年京都天降大雨那几年,李星洲被一道雷劈了,从此灵窍贯通,已不同凡人,这种说法大多是说书的在说 总之乱七八糟都有,人们对李星洲印象也大有改观。 可就在这时候,李星洲买凶打人,诗会上和他不合的才子都被割了一只耳朵的传言也来了。 这下子李星洲本来大有改观的印象一下子又跌回去,变得褒贬不一起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竟对一戏子买唱之女做出这等词,简直不学无术,行为不端。”坤宁正殿内,皇上不满的拍桌子道。 “星洲到了年纪,想女孩了也是正常,我看陛下还是快点催催王家早点完婚吧。”皇后伺候在一旁,手中正做着女红,可看尺寸是给孩子用的。 皇帝哼了一声“上元节明目张胆巴结当朝大将军,之后还买凶报复,打了一群读书人,他简直目无法纪,胆大包天!” 皇后道“不过是小孩子胡闹罢了,星洲毕竟年幼。” 皇帝不说话了,算是默许皇后的说法,遂又想到什么,难得一笑“呵呵,前几天盐铁使向朕汇报说星洲买了三千多斤铁石,不知用处,也未在盐铁司报备,心中不安。 现在朕看来他不过是想多了,星洲这孩子向来喜欢胡作非为,买些铁石也不知道他又想做什么怪。” 皇后也不以为意,只当笑话听“陛下,鲁节他始终是外人,哪知我们自家事。 星洲这孩子从小顽皮,做的错事还少吗? 那鲁节也是,他难不成还担心星洲造反不成?星洲那脾气,心直口快,上元节觉得大将军孤苦伶仃就去拜会,也不避讳,不想虑别人会怎么想。与他不对付的人就要收拾,也不怕人们议论,哪会有那心计啊。” 皇帝点点头,有些高兴的道“不过文采确实难得,这一首《青玉案元夕》也是经世之作了,以前朕还不知他文辞如此了得。” 恰好这时,门外小太监进来,拱手道“陛下,参知政事羽承安大人求见,说有是禀报。” 皇帝皱眉“他有事不在朝堂上奏,来见朕干嘛。” “陛下召他问问不就知道。”皇后放下手中针线,让身边的宫女拿下去,准备召见。 皇帝便道“让他进来吧。” 小太监领命,匆匆出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