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三十三、四章 (第3/4页)
基斯坦代表团想见你。” 第二百三十四章售前推销 “见我?”胡文海有些莫名其妙,购买两架战斗机这种事情,按说是不需要他来出面的。 巴基斯坦不像中国或者苏联,在遏制苏联在阿富汗方向势力的作用下,如今的巴基斯坦在全世界军购都是没用门槛的。 美国人卖给巴基斯坦f16,顺便还给了一份美元贷款。法国人卖给他们战斗机、攻击机,阿拉伯的土豪富亲戚们凑份子给小巴换装备。 巴基斯坦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仁不让的绿教第一双花红棍,阿拉伯世界最能打的就是他了! 远了不说,没有巴基斯坦的雇佣兵救驾,沙特土豪早就被也门*武装给平推了。靠那群真正的沙特老爷兵,拿着高斯步枪也能被也门泥腿子一个打八个。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沙特。可以说身价性命都是靠巴基斯坦撑着的。 中国从巴基斯坦购买两架法国战斗机,补上这份缺额也就是一通电话的事情。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什么他出面的必要? 如果胡文海出面有用。那他也就不用找海军来推动这个事情了。战斗机毕竟是武器,连气狗都不让私人拥有的中国。怎么可能让私人拿到这种还在服役年限的大杀器。哪怕是为了避嫌,胡文海也没想过走体制外路线来迂回推进这个项目。 所以从他的角度,实在是想不出巴基斯坦竟然要见他,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过既然人家有这个要求,在中国的地面上,现在还真没有胡总不敢去的地方。 他当即点了点头,站起身和同桌的其他人道了个歉,在一片“胡总您日理万机”的眼光目送下。跟着郭文就出了食堂。 见面的位置倒是不远,当然不可能是在渤船,但也没有出了绣城地面。郭文开车带着胡文海接了张绍忠就出了厂区,向东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绣城港的港区。这年月的绣城港还不大,吞吐量和船舶的停靠数量都可以说是“勉强维持”而已。 若非是胡文海带动了绣城的外向经济,说不定这个小小的港口连工人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 港口的大户驾到,再怎么没有服务意识的领导,至少也知道行点方便。 绣城港务局就建在绣城港的港区办公区里,胡文海和郭文让人把港务局大楼的楼顶清理出来。过不多时就看到天空中飞来一架直升机。 这还得多谢胡文海在辽西演习中配置的直升机突击战术,让解放军领略了一下直升机在战场上的灵活机动和对坦克的强大威胁。自那次演习之后,军队明显增大了在直升机配置方面的投入。 国内在接手了第一批黑鹰直升机之后有点意犹未尽。又比历史上多订购了一批黑鹰直升机。 第二批黑鹰的其中一架,还是胡文海自己掏腰包,借了空军的光“中饱私囊”的。这年月虽然没有私人飞机这回事,但挂在空军的帐上给胡总用也一样。 凭胡文海如今和空军的关系——这也就是毛毛雨的事情而已。 而如今在空中飞来的,当然不可能是胡总的私人飞机,而是配属给盛京军区的一架直五直升机。 这架直升机从大港起飞,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就飞到了绣城,由此可见巴基斯坦人的急迫了——巴铁再怎么铁,这直升飞机的油钱还得他们自己报销的。 直升机降落到港务局大楼的楼顶。舱门刷的被人从里面拉开,只见两个满脸大胡子的军人从飞机上跳了下来。 “这是巴基斯坦国防部的哈德利副部长。这是后勤司令部的赛义夫少将。”张绍忠听了飞机上跳下来这两人的话,连忙给胡文海翻译道:“他们问。哪位是胡文海先生。” “我是胡文海,欢迎两位巴基斯坦的朋友!”胡文海亲切的笑着上去和他们两人握手,稍微寒暄了两句。 然后一群人目送着直升机离地而起,这才带着两个巴基斯坦军人下楼去港务局安排的会议室。 绣城港务局本身还不是什么大单位,效益也就是一般般,安排的会议室实在算不上大。以胡文海的眼光来看,很可能平常这间会议室还会串一下食堂。 不管怎么说,这间带着诱人香味的会议室,第一次迎来了两个巴基斯坦的人。 “胡先生很年轻,这让我有些惊讶。”张绍忠开始转述巴基斯坦两人的话:“我们临时推掉了中方安排的活动,赶到这里来希望能和胡先生谈一谈。” “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