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道友,二锅头,吨吨吨吨吨! (第1/2页)
李信拉过小竹椅。 双膝跪在椅面上。 屁股坐在腿上。 双手耷拉在靠背上。 无比自信的看向了白稷。 “想不到,还有如此精巧的坐具。” “陇西侯果然聪明!” “原来是这么坐的。”秦大大捋着胡须,恍然大悟的点头,“有趣有趣。” 白稷:…… 等等。 这三人在逗他吗? 连椅子都不会坐? 这位面低级到这种程度了吗? 白稷有些无语的拉开椅子,一屁股坐在上面。 “坐个椅子而已,怎么这么喜欢给自己加戏呢?” 李信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蒙毅:…… 秦大大:…… 原来这才是正确的姿势。 学到了! 嘎吱嘎吱。 看着中年胖子坐在上面,时不时还前后摇着。 白稷有些无语。 多大的人了。 咋这么不老实呢? 还好,竹椅很结实。 没塌。 “莫非这是楚地蛮夷之物?” 秦大大摸着竹椅,说不出的好奇。 蒙毅摇摇头,“臣未曾见过。” “那便是仙家之物?” 白稷:…… 行了,三位! 别加戏了。 饭tm都快凉了! 李信和蒙毅对视了眼。 拿起筷子便去夹菜。 其实,筷子的历史非常悠久。 大概起源于商周时期。 《周礼》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孩子到能吃饭的时候,一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饭。 秦朝以前,人们将筷子称为梜。 自汉代起,开始有了箸的说法。 所以太史公才会说纣始有象箸。 没办法,太史公毕竟是人。 说错了很正常。 《礼记》中就有记载: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 啥意思? 有菜用筷子,没菜就不用筷子。 用什么? 勺子! 根据历史出土的,勺子可要比筷子还早出现。 那个时候的食物基本都是靠煮的。 黍类谷物煮完是饭,菜和肉煮完就是羹。 筷子主要是用来夹羹中的菜和肉。 煮好的羹一般都是汤在上面,菜和肉沉在下面。 羹刚出锅滚烫的时候,用勺子没法盛出肉菜的。 当然,老百姓是不会有这么多讲究的。 甚至是直接用手抓饭也很常见。 还有的是用竹片盛饭。 筷子这个时候很长,主要是用来分菜的。 …… 秦大大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有专人照顾。 在外饮食更要注意。 因为被荆轲刺杀过的缘故,所以秦大大周身不近六国人。 为了防止别人下毒,饭菜必然要有专门的人验过。 现在没这条件,就由蒙毅和李信先尝尝看。 李信夹了半天的土豆丝,愣是没夹出来。 气的直接把筷子都给折了。 拿起汤勺直接往自己碗里赶。 这个时候勺子是有的,叫做匕。 最早起源到新时期时代。 抓起把土豆丝往嘴里塞。 咀嚼了两口。 接着,李信黝黑的脸颊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眼珠子都几乎瞪了出来。 “呸呸呸!” 李信全吐了出来。 当场拍桌子起身,甚至是连青铜宝剑都抽了出来。 “嘶——” “好疼!” “你下了什么毒药?!” “快说!” “否则,休怪本将一剑劈了你!” “毒药?!” 蒙毅和秦大大脸色皆是一变。 白稷有些懵。 望着自己的辣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