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0章 290.民族性 (第2/3页)
要二十多年才能还的程度,不然根据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自己能不能活到五十岁还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他在奏请赞颂天子的奏折之后,便立刻开始巡视起了开在汴京城外的冶炼厂,这座冶炼厂,耗费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总算是初具了一丁点的规模,十七个烟囱耸立在大地之上,每一个烟囱都有大概三十米左右的长度,这样的长度已经可以媲美一般的佛塔了,而在这里,他们不过是烟囱而已。 而在这些烟囱的下面,则是十数个没砖头和水泥包裹起来的巨大堡垒,这每一个堡垒中,都是一个巨大的锅炉,每一个锅炉大概一个月可以生产出四百吨左右的钢铁,总计十七个,也就是说一个月可以生产出,相当于一个月可以生产出六千八百吨左右的钢铁。 相比起现代的钢厂来说,这个数字无疑是非常少得了,可是在这个没有电没有自动化的时代,能够有这个水平真的是非常不错的了,也正是依靠着这些钢铁,徐清才终于敢开始大规模的制造火枪和火炮,还有这座冶炼厂前的铁轨,也是通过这些钢材建成的,为此所消耗的人力便是一笔巨大的金钱了,对此徐清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 尤其是这条不足一百里的铁路,则是徐清最为自豪的,铁路的设计并不困难,制造起来也不是特别的难,毕竟在这华北平原上修一条铁路不像是浙江的群山,或者是西藏这样的高原上那么困难,只要能够有合格的钢材和适合推动火车头的蒸汽机以及轴轮,便能将火车带动起来,可是当这个巨大的家伙出现在徐清的面前时,徐清还是不由被这个家伙给震慑到了。 虽然它的个头并不大,开起来最高的时速也就一小时三十公里左右,简直比骑马还来得慢,可是就是这样一辆巨大粗苯的家伙,一次性能够从山里拉出来的铁矿便有一百多吨左右,这要是用人去拉,便是两三个月也到不了这个量,而这只需要火车走半天就够了,而在矿山之中,徐清也摒弃了十分原始的斧砍刀凿,而是使用了最为先进的火药爆炸技术,也就是利用火药的威力将整个矿石炸成碎片随后采集起来放到火车上,这样的采集速度无疑是非常快的。 就在一个月前,徐清已经决定在这条火车线路上再增加三条,以增加运输的速度,而在冶炼厂则再增加二十座锅炉,并且所有锅炉将采取泥砖钢铁混用的方式来建造,以使锅炉的耐高温能力提高一个档次,也让锅炉内部的空间可以增大很大,预估这样的一座锅炉每个月大概可以产钢一千四百吨左右,如此一来这座钢厂的生产量将会稳定在月生产三万吨左右,这些钢材将会用在扩建钢铁厂和生产铁路上,此刻的徐清已经可以畅想到,未来的中国将会是何等的壮观了。 不过这些也只是想象而已,现在徐清最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火车、锅炉、烟囱的经验总结起来然后传授给年轻人们,让他们可以传承下这些知识,然后再进行创新,就在一个月前,第一次科学院招生活动已经完成,总计一千四百名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孩子进入了科学院工作,这对于整个大宋的科学界来说,无疑是一剂十分丰厚的营养液,依靠着这些头脑聪明的孩子,大宋的科学界才能继续向前推进发展。 等离开锅炉厂之后,徐清便立刻去了一趟科学院,此时的科学院相比起刚刚创建的时候已然有了很大的区别,虽然名字还是没有变,可是里面的人已经开始慢慢从实践性人才占据绝大多数开始变成了理论派占据半壁江山,这对于徐清来说,自然是乐见的,这并不代表徐清对于实践有什么歧视,而是在科学两个字上来说,理论显然要更加重要一些,至于科技则是科学之后的衍生产品而已,从人类的发展来说,科学也要重于科技,能看到科学院慢慢开始从大作坊变成一所类似于现代大学的样子,徐清的心里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