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236.更大的挑战 (第1/3页)
又是一年春,时间已经走到了庆历三年,也就是公元1043年,在这一年里,徐清依旧过着忙碌又平淡的日子,可整个大宋却在这一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历了西夏针对大宋西北的战争之后,宋朝皇帝陛下赵祯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国家所体现出的缺点,再加上此时他作为皇帝已经亲政十年,面对自己面前的这个巨大国家,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再如同刚刚登基时的那个幼儿一般,对于国家大事懵懵懂懂,全靠太后和权臣才能把控住王朝的未来。 而一位拥有雄心的帝王,自然不会去接受屈辱,就在去年的夏季,辽国趁着西夏国大举进犯宋朝西北,立刻屯兵与燕云十六州威胁大宋北方,面对两面夹击,赵祯最后为了顾全大局,只能派遣富弼北上求和,最后以大量的财物,这才算是平息了一场战争,只不过在这位壮年皇帝的心里,无疑埋藏了更加巨大的仇恨,无论是燕云十六州,还是西夏、辽国大敌环伺,都是他需要去消灭的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北宋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皇帝,赵祯从这一年开始,借着西夏大胜的由头,陆续将夏竦、范仲淹等人调到中央为官,并且一去便委以重任。 从六月开始,皇帝亲自传旨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正二品,这一职位在北宋时期相当于副宰相,这也就是说,通过西夏一战,范仲淹从原本的省长直接成了副总理,这级别,简直就像升火箭一样,不过范仲淹却并没有接受,并且上表文说自己德薄才少,不能当此大任,可谁都知道,范仲淹成为参知政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因为就在二月,范仲淹就已经接受了皇帝陛下对于他枢密副使的认命,枢密院与皇城兵马司共同掌管天下兵马,而范仲淹则担任其中一职,已经是相当于副宰相级别的了,再进一步,只是时间问题。 而就在四月的时候,韩琦也被陛下下诏,宣调回京,与范仲淹共同担任枢密副使之位,可以说西北两路的三位重要掌管就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纷纷离开,这当然给整个秦凤路和永兴路造成了很大的动荡,包括徐清,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毕竟秦州的发展除了自己和百姓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一个十分支持自己的长官才行,而现在韩琦去汴京当官了,谁知道新来的安抚使会是个什么样的人,若是与自己不对盘,那自己的新政到底还执不执行了? 为此,徐清专门借着给韩琦送行的缘由去了一趟凤翔府,来到韩琦的府邸之中,专门问了一下关于下一任秦凤路安抚使人选的事情,可韩琦却并没有回答徐清,而是对着徐清说道:“岂弟,我深知汝之才华,绝非一介州郡就可以尽情施展的,如今陛下大开求才之门,难道岂弟就没有什么想法么?” 韩琦的这番话让徐清大呼意外,在来之前,他还真的没想过自己要挪位子,毕竟他来秦州也才两年多点的时间而已,自己今年也才二十九岁,他根本就没想那么远,就是他刚来韩琦府上的时候,也只是在想能够在秦州过的安稳一点而已,现在被韩琦那么一问,倒真是有些不知所措了,他看着韩琦说道:“大人,这是何意?” “难道岂弟只想待在秦州养老啦?”韩琦看着徐清,笑着说道,徐清立刻说道:“那倒不是,只是我到秦州,不过三年,若是离开,岂不是对不起百姓们了?”听韩琦都说的那么明显了,徐清怎么会听不出来,这无疑是要升自己的官啊,徐清当然开心,只不过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自然就会对那个地方有了眷恋,秦州就是如此,徐清待了三年不到的时间,这片土地早已经和他的记忆融在了一起。 在这里,他每天吃着浆水面、油炒粉,到了晚上,则有羊r垫卷子和牛r千层饼吃,出门在外,则每天可以看到雄浑壮丽的山脉,气势磅礴的沙漠,这是在其他地方永远不会看到的,这里的男人高大挺拔,这里的女人独立自主,徐清早已经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现在如果因为升官而离开,徐清会开心,但更多的还是不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