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4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44节 (第3/4页)

人,可不是契丹能对战的。”

    正在两个人说话的时候,那边士卒起网。网里许多大鱼,在那里乱蹦。

    贾逵道:“看起来这鱼有五六斤重,最是好吃。今夜我们请几位太尉来,一起饮酒。正好也商量一下,两天之后如何与契丹作战。这些日子,契丹军营里乱子不断,只怕没什么战力了。”

    窦舜卿道:“也好。大军在这里许多日子,看着前边的契丹人军营,有些看得厌了。这仗早早打完了,回到京城,还能赶上上元节。”

    两人说着,走上前看捕到的鱼。捕上来的,大多是鲤鱼和青鱼,大的有十几斤,小的也有两三斤的样子。这个年代河里的鱼多得很,没有几斤,一般是没人吃的。

    窦舜卿吩咐人,去请刘兼济、景泰、张岊等人,晚上到自己的帅帐饮酒。告诉他们,今日河里捕了大鱼,好好吃一餐。冬天捕鱼的人少,现在吃鱼,还是很稀罕的。

    回到帅帐,窦舜卿和贾逵两人坐下,在那里喝茶。

    天还没有黑的时候,刘兼济到来。窦舜卿和贾逵出来迎接,却见刘兼济和赵滋走来,急忙行礼。

    窦舜卿道:“太尉竟然来了。如何不告诉我们一声,好好早早迎接。”

    赵滋道:“今日得到杜太尉的军令,说是两日之后进攻。我急急忙忙赶来,一路走得急,哪里能提前告诉你们。正好你今日请人饮酒,让大家知晓就好。”

    入帅帐,上了茶来。窦舜卿请了茶,道:“太尉,为何突然之间要在过年的时候进攻契丹?何不再等上两日,让军中过个新年也好。”

    赵滋道:“杜太尉说了,马怀德报,最近契丹军营许多乱子,而且军粮不足。担心等的日子太过长了,契丹人坚持不下去,那就不好了。就选在这个时候,契丹人堪堪能支持住,但却不能打了,进攻才是最好的。一不小心若是他们降了,几十万降兵,可不好处置。”

    贾逵道:“有什么不好处置的?全部杀了,不就一了百了。”

    赵滋道:“数十万人,全部坑杀,如何下得去手?杀俘不降,太尉,这种事做不得。”

    几人说着话的时候,景泰和张岊到来。向赵滋行礼,各自落座。

    士卒把捕到的鱼煮了一锅鱼汤,又选了几条大的,就在帅帐里的火堆上烤了起来。不多时,香味四溢。整个帅帐里,到处弥漫着烤鱼的香气。又端了一大盆煮好的羊肉,放在众人中间。

    倒上了酒,窦舜卿道:“今日桑干河里捕了些大鱼,特意请诸位来,一起吃鱼饮酒。恰巧赵太尉今日也从雄州来,却是好巧。诸位尽情享用,今夜我们不醉不归!”

    饮了酒,赵滋道:“把契丹人围在武清这里,也有许多日子了,诸位只怕等得心焦。枢密院命,两日之后,向契丹进攻,尽灭其于这里。我提前来,正是与诸位商量此事。”

    第91章 没有出路

    吃了一块肉,张岊道:“太尉不是早就发下了进攻契丹的计划?到时只要按着计划,五十万大军向前直进,契丹如何抵挡得了?何必再商量!”

    赵滋道:“五十万大军,作战是那么容易的?不做好计划,到时只怕乱作一团。有的军队在前边苦战,有的军队无所事事。到了那时,还不知道出什么事情呢。这是大战,必须要仔细商量,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才行。一个疏忽,就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窦舜卿道:“太尉说的是。五十万大军作战,本朝还没有过呢。不仔细安排,只怕出事。”

    赵滋听了点头:“正是如此。军队一多,便不像少的时候。不要以为,军队多了,只是人数简单相加。军队一多,你干什么,我干什么,如何安排最好,是门大学问呢。”

    赵滋自己,也是入了枢密院之后,才真切感受到,作战计划可不简单,比做军都指挥使更难。此次宋军五十万人,对契丹二十余万人,加上十余万签军,是前所未有的大战。而且是在很小范围内,战场不大。指挥得得心应手,可不是容易的事。

    两天之后,赵祯会亲临战场,观看战事。指挥得好了,战争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砍瓜切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