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5章 全球瞩目 (第1/2页)
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将盘古科技推到最前台。 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夏国民众都知道盘古科技将要做重建治疗的临床实验,不少残疾人的家属也翘首以盼,希望本次临床实验能够成功,实验成功是临床推广第一步。 更有不少残疾人每天拿着手机耍着微博,就是希望能够了解临床实验最新的消息,他们期盼着能够看到沈默从病床上坐起来能够下地行走。 为此,不少残疾人和残疾人的家属都在盘古科技的微博下面留言,表示自己对盘古科技的支持和对沈默的鼓励。 “盘古科技加油!这一次临床实验一定要成功啊!” “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也有机会能够接受重建手术,我也希望能够行走。” “五年前一次意外让我失去了右手,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生活,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祝愿盘古科技能够临床实验成功,祝愿幸运的沈默能够一直幸运下去。” “祝福沈默,也祝福我的未来,我会坚强等着那么一天!” 网友们在盘古科技官微下面的留言既是对盘古科技的祝福更是鞭策。 盘古科技生命科学院有两次临床实验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个是两年前基因调控治疗肝癌临床实验,一个是今天的重建实验。 也有个别网友在留言时冷嘲热讽,蹭热度。 “个人感觉是噱头,断的腿能够重新长出来?这不是科技,是魔术好不?反正盘古科技现在已经非常强大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个人猜测,这是临床实验是一定会成功的,但是成功之后就没有然后,一定会议技术、费用等原因拒绝真正的患者。” 在网络时代,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杠精。 一个键盘一部手机就能和世界战斗。 很显然,这条留言发布之后,遭到了网友们的一致抨击。 “坐等打脸。” “坐等打脸。” “坐等打脸” “……” “盘古科技成功治疗肝癌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厕所里拿着手机冲锋,你有什么资格批评盘古科技?” 米国,nn、《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都转发了相信的新闻报道。 报道归报道,但是报道的方式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例如nn就以荒诞的魔术为题,对新闻的正式性进行了怀疑。 《纽约时报》要稍微严谨一点,他采访了斯坦福大学生命科学实验室的教授科克。 科克是基因学和分子细胞学方面的专家,他看到盘古科技的这条消息之后就直接说道:“不可能!这是绝对不能实现的临床实验,盘古科技在进行荒诞的科学尝试。” 科克还对盘古科技的实验进行了猜测,他说道:“他们或许会尝试将别人的腿或者是一个假肢接在患者的身上,但这绝不是患者真正的四肢。” 科克说得信誓旦旦,这是基于他对生物和医学的了解,但是很显然,科克没有看过盘古科技关于基因调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