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贵_第六六八章 到底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六八章 到底来了 (第3/4页)

  至少,如此的程家,唬人是足够的!若真是朱常珏对程家有所图,那么他短时间内面对如此防卫应该还动不了手。

    可程紫玉偏又知道,暗中人一步步越发肆无忌惮,距离对方面动手应该已经不远了。

    程紫玉只希望李纯那边赶紧完事,她相信只要度过了这个危难时期,一切就能豁然开朗了。

    而变数也终于开始出现了。

    疫情虽被控制,可关于朱常哲各种不好的传言已经开始多了起来。

    莫名其妙的,有说朱常哲勾结洪泽当地衙门,在大坝的修建过程中有贪饷行为。

    说他之所以能将如此巨大工程进行那么快,并不是什么能力出众,而是因为他不老实,说他并未按着原工程流程将整条大坝都用千斤石块进行加高加固,而是只大坝外围用了石料,事实内里均是填注的泥沙,以此不但加快了进度还节省了成本。

    说整个洪泽大坝说穿了只是个唬人的,如纸老虎般的虚假工程。

    说朱常哲不但勾结官府巡抚贪下了三分之一的工事款,还盘剥了大量石工搬运工和工程组上上下下银钱,更由于贪功冒进所以将工程期一再缩短,视人命于不顾,因而闹出了不少人命,并勾结当地官府生生给压下了。

    造谣靠一张嘴。

    这种毫无实据,明显胡说八道的谣言出现时,朱常哲虽有耳闻,却并未过于放在心上,而是选择将重心放在了大坝最后的封顶和赈灾工作上。

    天公是真不作美,这已入秋,竟依旧还给时不时来上两场雨,倒显得老天刻意刁难一般。

    朱常哲的忙碌中,又是一波谣言到了。

    说之所以疫情在最开始没能得到有效控制,是因为朱常哲有意无意的拖延。

    传言绘声绘色而来

    说当日京城派来,以御医为首的那批医疗组遭遇的山泥倾泻事实是朱常哲策划。这才能解释为何江南偶有发生的这种天灾,怎么就赶巧不巧,让御医组给遇上了。

    而朱常哲的目的便是为了组建自己的医疗组,以此方便他假公济私贪墨银两。

    又说,朱常哲采购的药材都是有问题的。

    说他的人一直在暗中收购许多假药和过期受潮变质之药以此降低成本,又勾结医疗组虚报价钱,一边从朝廷下发的赈灾防疫银中搜刮,一边还刻意将整个医治进度牢牢控制以最大程度获益。

    话里话外直指朱常哲是故意在拖延,故意任由疫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如此,他才既可以挣到银子,还可以赚到军功。说他不但是个野心家,还是个阴谋家!

    只不过,这些谣言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不管朝廷又或是民间,都很快便似乎被风吹了个无影无踪……

    另一边,康安伯与倭寇终于正面对抗上了。

    倭寇船队突然进犯,大周船队早有准备。

    大周水军在两座海岛边借地形之利埋伏,打赢了小小一仗。歼敌数百,夺回了五条渔船和一条中型商船。

    倭人仓皇撤退,周军猛追,在海上展开了追逐。倭人在海上逃窜了足足几十里,而康安伯先前布置下的水军早就等在了倭人前方,前后周军对倭人展开了合围。

    倭人退守时占据了一处易守难攻的海峡。

    两伙人便如此形成了对峙之势。

    而对康安伯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等。

    倭人被困海峡内部,等同于断了物资。与其冒风险强攻,不如就堵住了海峡首尾,不费一兵一卒等到坐吃山空的倭人自动投降……

    西北也打上了。

    在朱常安身体稍微恢复后,白恒命副将带着大部队留在西北,亲自带着五千人护送朱常安回京了。

    走了三百里,眼看还有不到百里就出荒漠,白恒一行人却遇上了埋伏。

    北蛮早就打听到了安王将回京,自然不能放过如此好机会。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活捉安王。

    除了要报仇更是要换取利益。

    眼看已是秋日,只要拿下安王,那么别说这个冬天,就是接下来三五年的物资都不用发愁了。说不定还能抓了安王换得来年一大片肥沃草场。

    他们的信心不是因安王值钱,而是他们知道大周作为泱泱大国,死要面子,大周皇帝更自诩天子,自然不允许自己骨血沦为俘虏,成为他在位期间的一个污点。

    所以哪怕只为天子颜面和大周颜面,大周也定不惜代价来换取这个皇子。因而北蛮各部都蠢蠢欲动,同有几分不计代价的意思。

    只是白恒没想到,朱常安在距京八百里地的这场为时一个月的休养,竟然已叫这些原本摩擦不断的蛮族各部短暂结成了同盟,如若一堵城墙一般拦在了他们回京的去路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