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3页  (第1/2页)
    原来林岚那封信还真的是赶上了时候了。    赶上了省里市里,有些地位或者特殊情况的人,都在跑关系想要避免下乡,又或者想要挑一个好地方的,最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    林岚的信,再一次的成为了典型和代表。    不仅市里的领导,连省里的领导都惊动……不,被感动了,绝对是华国好知青,好同志,看看人家,祖父母(户口本上)红军战士,父母也是为公牺牲,身为独女更加是一心为国,这样的人家仅剩的独女,都自己申请到了最苦最远的地方了,你们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挑剔?    可以,条件比得上这位孤儿林岚同志的,有脸提出来,我们可以商量。    按理说,想林岚同志这样的,是绝对不需要下乡的,在城市,政府还有责任让她长大成人安排工作呢!    人家都这么大义了,你们还有什么立场说情走后门?    于是,工作顺利了,天气都晴朗了。    对于这种永远都积极为人民做事的好同志,作为领导,他们怎么可以亏待呢!    房子、职位收回这是可以的,但是津贴这些就绝对不行,这么做了,还是人吗?    县里的领导来,就是来告诉林岚,她已经落户这里了,津贴也迁到这边了,顺便还来慰问一下这位好同志,顺便帮忙同志解决生活上的难题。    林岚还能怎么样,当然是感谢感谢再感谢,然后表决心表决心再表决心了。    一场接待下来,双方都皆大欢喜。    村里也松了一口气。    有津贴就好,总算不怕这女娃将村里吃穷了。    林岚:……    第235章    对造成原身无辜枉死的人报复完毕后,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一转眼,十一年过去了。    原身在一九六六年十六岁那年成为下乡知青,经林岚接手,如今已经二十七岁了。    现在,她已经凭借自己的本事,彻底地在这个村子扎根下来了,而且,完全没有离开的打算。    当初领导带来的属于原身的大半年的粮食,再加上两边省里、市里给的奖励,全都被大手大脚的林岚坚持赠送……不,作为村里帮忙矿建自己那个小窑洞的工钱了。    毕竟,自己虽然喜欢那个窝,但是真心太小了。    当时正值农闲时候,大家家里都是一家老小的,情况都有些紧巴紧巴的,不怎么宽裕,林岚这种用了别致的方式,给全村的人分掉了那一大堆粮食,村里的人虽然不说什么,但是都是感激的。    想拒绝,可是家里小孩老人都吃不饱,只能厚脸皮的接受了,就是一把力气的事情,全村闲余的劳力都加入了,一口气的,给这个“真”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