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60节  (第2/2页)
何况天地尚有结界,你又何来的怨言呢!”    “我神洲仙门没落,玉虚子他难辞其咎……”    “呵呵,你倒是自恃甚高。而即使你无咎修至天仙境界,也未放在尊者的眼里,更遑论卢洲、贺洲、部洲,或神洲的仙门。他老人家牵挂的是天地轮回,与乾坤再造!”    “再造乾坤?”    “无咎兄弟,今日我有问必答,已为你释疑解惑,是否随我拜见尊者而祈求他老人家的宽恕与赏赐……”    “不!”    无咎突然举起一只手,迷茫的脸色变得冷峻起来。他看向玉真人,一字一顿道:“你尚未交出天书!”    “哦……”    玉真人眨巴双眼,诡异一笑。    “也罢,请看——”    只见他掐动法诀,拂袖一甩。    与之瞬间,石台“喀喀”作响,继而光芒闪烁,一截残破的石碑缓缓而出……    ……    正当他全神贯注之时,闪现的字符到此为止。    而头顶的月光,依然明亮。石碑上的字符,渐渐消失无踪。黑色的石碑,随之往下落去,“喀”的一声闷响,阅经台已恢复如初。    无咎始料不及,顿时怒了——    “为何隐去经文……”    却见玉真人摇了摇头,淡淡笑道:“残星碑来自上古,碑文早已残缺不全,你之所见便是所有,并非我刻意隐瞒。”    “残星碑?”    “嗯,一块陨落的星石罢了。”    “碑上的经文,便是玉虚子珍藏的天书?”    “你已亲眼所见。”    “这……怎么会呢……”    无咎错愕难耐,举手叫嚷。    在卢洲的时候,便听说玉虚子藏有天书,不仅能够预知天运,还能推断元会量劫的存在。此前获悉的天书名称,也正是方才所见的《无量天经》。而千辛万苦寻来,只为揭晓真相,从中找到应劫之法,谁料所谓的天书仅有短短的数十个字。    “难道天书有假?”    玉真人反问一句,又道:“经文虽短,却暗藏天机。你譬如鸿蒙之初,为混沌初分。天运起始,从此更替不绝。而乌升蟾落,指的是金乌、银蟾,寓意日升月落,万物归极,劫数降临。而末日之限,以元会为期,或一万两千年,或三万六千年,或十万八千年。如我这般说解,你还有何异议?”    无咎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玉真人的诠释,非但无从质疑,反而让他心绪潮涌,久久的难以镇定。因为残星碑上的经文虽然残缺不全,却与他知道的一段话有着相同之处。    犹还记得,祁散人的师父,偶得上古典籍,穷尽一生参悟,为他留下一段谶语:天地无咎,一劫万二千;日月无过,三万六千年。    谶语所述的年月,竟然与石碑上的经文完全一致。    岂非是说,祁老道师徒的占卜之术与《无量天经》有关?而谶语所指,也与经文中的天运劫数暗合……    便于此时,玉真人的笑声再次响起——    “呵呵!众人皆知元会量劫的存在,却不知它的由来……”    无咎皱起眉头,禁不住说道:“元会,乃古时纪年,其下又分会、运、世、年、月、日、时、刻。而天地万物相争,谓之劫;因果爆发各异,谓之量劫。”    “哦……”    “劫难有大有小,最大莫过于无量量劫。而每一元,有一大劫,无数个元会之后,将有无量量劫。”    “你懂得如此之多?”    “每逢大劫,山崩地裂,生灵涂炭,万物毁于一旦;每逢无量量劫,天地俱灭而归于混沌。”    “而无咎兄弟是否知晓,末日之劫何时到来呢?”    一番对话之后,询问者变成了玉真人。    而无咎不予理会,自顾问道:“仅凭一篇残缺的《无量天经》,玉虚子如何判定量劫的具体年月?”    “占卜之术啊!”    玉真人倒是应答自如。    “哼,又是占卜之术!”    无咎哼了一声,低头忖思。    当年的祁老道,便是祁散人,也是凭借占卜之术,预测天地浩劫的存在。而他无先生,偏偏不通此术。    玉真人像是看穿了某人的心思,趁机说道:“无咎兄弟,你是否随我……”    而他话音未落,又被打断——    “我尚有一事不明,请玉兄赐教!”    玉真人有些无奈,点了点头。    “你的神通……”    “天衍珠?这般刨根问底,不合仙道规矩吧!”    “不,我问的是变身之法。”    无咎看向玉真人,沉声道:“你的变身之法,与道祖神诀相仿,我想知道二者有无关联,请玉兄如实相告!”    “这个……”    玉真人神态如旧,而他的笑容里多了一丝莫名的恨意。他拈着胡须,沉吟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