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65节  (第2/2页)
在这偏远小国一个无德无才之人之下了。    王姻并不在意自己的名声。哪怕他并没有仗势凌人,但他德位不配,却厚着脸皮忝居高位,就是他最大的过错!    ——不知有多少自持家世的人在他面前抖不起威风。    王姻对着底下人点点头, 就不说话了。    他的眼睛干涩得很, 都快睡着了。    这时,门里一个熟悉的人走了出来, 是姜陶, 鲁国大公子,同时也是三宝公主身边最受信重之人, 连公主都对这个大公子另眼相看, 听说头一回见面就替大公子改了名字。    王姻自然亲热得多:“大公子怎么亲自出来?”    说罢, 两人面对面行了一礼。    姜陶:“我来请王公进去。”    说罢又行了一礼,然后在前头领路。    进得殿内,只见左边一行侍人捧着东西往外走,右边一行侍人捧着东西走进去。    他们二人自然是走正中间的门。    过了一重又一重。    中间这一重小殿并不摆设起居之物,以前应该是用做宫内女子暂时休息整衣的地方,现在却摆了两排书架,全是公主日常能用得着的各种典籍,重新抄写的书卷等物。    这些当然远远不够,公主有时一个念头能飞到十万里之外,他们就必须找出公主需要的东西。    广御宫里其实已经不怎么够公主起居了。但公主当时拒绝了建摘星楼……    王姻想着在附近造两座小殿,也好让公主住的舒服些。    第三重才是公主和将军与孩子们用早饭的地方。    没走近已经听到七宝的声音了,他大声的叫着爹,笑得很开心。    王姻走进去就看到姜将军正把七宝顶在肩上在殿里跑。    怪不得七宝高兴成这样。    公主和三宝公主坐在一起,两人正说着悄悄话。    这时姜姬看到了王姻,笑着推了三宝一把:“你先看看能不能说服王大夫吧。”    三宝公主的目光就凝到他身上来了。    这让王姻难得的有些紧张,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他不像龚相,一门心思教导三宝公主。他比公主年轻些许,但两人其实可以算是同一代的人。所以他这一生,只需要辅佐公主就可以了。    他的野心没有那么大。    只要能追随公主一世,他这辈子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而且,他并不觉得公主能容许她的臣子提前投向别人,哪怕那个人是她的继承者。    但她还在世!    现在还看不出来,等三宝公主渐渐长大,她与公主这对母女是否能和睦如初?    他以公主为主,哪怕是她的孩子,都不能动摇他的忠心。    王姻想了一通就坦然了。    三宝公主坐正后,请王姻入席。    王姻谢过,先拿出他怀中的奏表。姜姬接过来翻看看了一眼就说:“比我想的要好得多!”    她指的是这次因为“皇帝是傻子”造成的风波引发的各种连锁反应,比她想像的要小的多得多!    甚至还不如她上一回奏帝乐,也不如她推行鲁律。    皇帝……存在感真低。    自杀的人少,发疯的人少,连以此为主题开文会的也少。    而且,受到影响的只有世家,城内城外的百姓们都跟没这回事一样。    她没见到商人们不出摊,百姓们没有不买东西不种地,也没有不嫁女儿不娶媳妇。    她之前还挺担心百姓们的生活受到影响,比如发生骚乱、暴动、罢市等。    但根据王姻的统计看,百姓们一切如常。    她合上奏表问:“可有流言、耳语?”    王姻:“百姓多是当成一则笑话,一笑而过。”    ——原来先帝跟朝阳公主是一对夫妻啊!    听到新鲜事了!    ——朝阳公主确实比先帝的皇后好看多了。    理所当然,不奇怪。    ——可不能!姐弟成亲,最后不是生出来一个傻子吗?    以警世人。    ——我说怎么从没见过陛下出来呢!    原来如此。    替百姓们的茶余饭后添了几段谈资,然后就轻风过耳了。    姜姬多多少少松了一口气。她之前可是防备着暴动呢,还猜测会不会有人藏在暗处伺机煽动闹事。    如果能借此练兵也不错。    王姻也防着有夜袭、爬城、放火、下毒等各种意外。    结果什么都没发生。    姜姬“恍然大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