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4节  (第1/3页)
    等到南山别宫里的侍卫发现自己受到了愚弄,想要将这伙人一网打尽的时候,却已经发现窦太后被挟持为人质,拓跋焘下了御令,不准轻举妄动。    整个魏国的动荡是因为“陛下失踪”引起的,所以拓跋焘一现身,所有的动荡立刻停止,崔浩和一干大臣又在“宫变”之日很好的控制住了内城和各家权贵,使得灾祸没有蔓延,宫里小皇子和太子早已经被罗结提早安排好的宫中侍卫带走了,唯有窦太后和花木兰是最大的意外。    窦太后是知道全盘计划的,可是为了让整个局变得逼真,能多拖延一段时间,窦太后居然没有撤离,甚至还和刘洁等人僵持了起来,虽然赫连明珠的当机立断使慈安宫没有遭受太大损失,可窦太后还是被挟持而去,成为整个布局最大的败笔。    更让人愤怒的是,狡猾的刘洁早已经把嫡子和家中的重要之人在几年内悄悄送到了各地去,有的是“游学”、有的是“访友”,他的妻子是公主,是拓跋焘的姑姑,最多罢黜为废人,连拓跋焘也无法将她怎么样。    刘洁挟持着窦太后在南山,就像是一个必死之人最后的疯狂一般,每天都向山下要着好酒好菜,又威胁拓跋焘敢动一个宗室和国戚,便将窦太后碎尸万段而死。    这样的情况窦太后肯定是无法接受,在几次自尽未果之后,被严密看管了起来,连喝水都有人看着。    然后便是花木兰的失踪。    是的,乱石阵中,花木兰消失了。    有上山的宿卫军信誓旦旦说花木兰只身抵抗了一块巨石,不过瞬息之间就被碾压而过,整个人就像是被巨石压的粉身碎骨一般不见了踪影,事后刘洁带着窦太后撤回山上,拓跋焘派出一干金吾卫将南山别宫山下山腰搜查了个遍,就是没有找到花木兰。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陛下!大喜!大喜!”    朝外得到消息来殿中报喜的臣子,看着面色铁青坐在御座上的拓跋焘,高声的传达着自己的喜意。    已经被拓跋焘连续几天低气压给压迫的走路都缩起脖子的诸人,齐齐朝着外面的臣子看去,就连拓跋焘都站起了身子。    “可是刘洁放了太后,想要乞命了?”    那被拓跋焘扯嗓子吼的一哆嗦的臣子摇了摇头:“不是。”    “花木兰找到了?”    “不,不,不,不是……”    刚刚从同僚中抢了“好差事”想来沾沾喜气的倒霉蛋被拓跋焘可怕的眼神吓得差点匍匐在地。    “那还有什么好消息!”    拓跋焘忿忿地坐回御座之上。    “说!”    “是是是是颍川王王王找到了……”穿着绿衣的臣子看着拓跋焘渐渐直起了身子,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语句通畅地继续说了起来:“北燕的紧急军情,颍川王落水,被东夷部族救起,送回鹰扬军中。这些东夷部族被高句丽和北燕欺压多年,请求归附……”    “东夷?是室韦吗?”    崔浩好奇地问:“还是地豆于?库莫奚?”    朝上宇文部的鲜卑人也感兴趣地看向那臣子。    “是库莫奚、室韦、契丹和地豆于,还有一部分东夷杂胡。颍川王奏报,说已奉旨‘便宜行事’,答应了他们归附的请求,颍川王已命令古弼大人的属官若干人率领他们越过辽水,攻击高句丽国。”    “高句丽人后方有失,开始抢劫龙城准备撤离,北燕人和高句丽人在龙城发生内乱,两位王爷请求平城再发粮草,大举总攻!”    “准!”    拓跋焘总算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我就知道库莫提不会有事!他会水,又有那样的体魄,怎么会被水淹死!”    他设局的事情并没有瞒库莫提,但那场大水来的太突然了,连拓跋焘自己都没想到库莫提会被水冲走。    无奈那时候正在收网之时,拓跋焘无法返回北燕去彻查此事,只能寄望于忠诚的鹰扬军会找到主帅。    好在天不绝人之路,库莫提不但没事,还找到了援手。    那些东夷部族想要的不过是放牧种植之地,北地苦寒,划给他们又有何妨!还能帮着他们鲜卑人防守高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